村网通总站 凤鸣社区 ysxybzfmc.nync.com 欢迎您!
丽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经过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与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高度融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形成了丽江文化旅游极富个性特色的品牌模式。近年来,丽江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500多万人,旅游业对丽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经济支撑和品牌宣传作用,旅游产业成为了丽江区域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龙头产业。永胜作为丽江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厚的文化传统、丰富的物产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是丽江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与新跨越的丰富与完善。为了深入探索与分析永胜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在丽江市社科联的关心支持下,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开展了“永胜县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课题研究,成立了课题组,于2017年8月中旬深入到永胜县三川镇、片角镇、涛源镇、期纳镇、程海镇、六德乡等乡镇,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形式,展开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课题报告。
一、“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国家发展战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渡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美丽乡村”建设是繁荣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美丽乡村”建设从诞生到全面实施,有着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的时代意义。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2007年10 月,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和大框架。“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纷纷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计划。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用10年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十二五”期间,浙江、广东、海南等省纷纷出台“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和措施,“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2013年,国家农业部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于2014年正式对外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即: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2、“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延续和完善了相关的方针政策,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集中体现在尊重和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从另一方面来说,“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相结合为农村发展赋予了新内涵。“美丽乡村”建设从生态环境、文化风尚、生活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而这些平台和空间必须内化为村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外化为农村经济创造经济价值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才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也就有了天然的互动融合优势。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永胜县“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永胜县经济社会总体特征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丰厚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农业大县,千百年来,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古朴醇正的村庄院落、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形成了永胜独特的田园风景,精明睿智的奋斗精神、尚文重商的入世理念、团结和睦的民族气质,形成了永胜悠久的边屯文化,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永胜广大乡村始终处于一种既能够继承传统,又能不断与时俱进的状态中。永胜以乡村旅游为主要载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了一种顺势而谋,借势而动的状态。从全县的情况来看,县乡党委政府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有条件的乡镇先行实施,率先筹划进入“美丽乡村”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是三川、程海、期纳、涛源、片角、六德等坝区和交通沿线乡镇。根据各自的乡情、镇情,每个乡镇都走出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呈现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1、三川镇以田园风光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模式。
三川镇是永胜乃至滇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深厚的农耕文化和秀美的田园风光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近年来,三川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翠湖龙潭万亩荷花为景观载体,结合三川镇独具风格的饮食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措施,坚持以荷为媒、借花发展,推动荷花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莲藕、莲子、荷叶茶、全荷宴、席笋炖黄蟮等特色饮食品牌,加上三川火腿、辣参等传统名特食品,三川特色饮食已经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2017年,全镇共种植荷花7000多亩,形成了以荷花为主的旅游观光生态农业新体系。以翠湖龙潭荷塘田园风光为载体,全镇已发展具有浓厚的三川饮食风味的农家乐20余家。同时,在翠湖村实施了村道硬化、龙潭水库加固、河滨景观道路建设等工程,于2017年夏成功举办了首届荷花节,吸引了县内外游客和商家数万人参加,推动翠湖村正在成为以荷花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餐饮美食、休闲娱乐胜地。从总体上看,三川镇地处四川攀枝花与丽江的交通节点上,是四川、重庆两地游客赴丽江旅游的必经之地,便利的交通条件、秀美的田园风光、浓厚的边屯文化、独特的饮食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永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产业,三川镇可以先行一步。
2、程海镇以湖泊资源与毛氏文化相结合的模式。
程海镇因为程海湖和“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的存在,使秀丽的湖光山色和毛氏文化、边屯文化融为一体,实行了自然资源与文化秉赋的有机统一,是永胜旅游资源的高度浓缩。程海湖迷人的高原湖泊风光、丰富的鱼类资源、独绝的螺旋藻资源、优越的光热条件、丰富的物产、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和毛家湾村,集中展示了永胜浓厚的以毛氏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为代表的边屯文化,每年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县内外游客前往参观,为永胜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以预期的、稳定的、数量可观的人脉资源的准备。目前,程海湖的环湖公路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程海螺旋藻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标志性品牌、金兰村刀杆节已经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品牌,边屯文化博物馆正在不断吸引四方游客。随着两条高速公路的修建,程海镇的乡村旅游正蓄势待发,必将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甚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3、期纳镇以古镇文化与历史积淀相结合的模式。
期纳镇主要是以清水古镇的建设为代表。清水村曾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曾在此设置驿站,又建有冯升、冯相两个百户伍屯田戍边,逐步形成为商贸活跃、文化深厚的古镇。古镇内三街十八巷布局保存完好;保存有6栋明代建筑,有清代、民国的古建筑600院(所),经申报,分别于2012年12月、2014年2月和2016年2月被国家住建部等四部委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2014年还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重点旅游扶贫村。今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特色小镇。还有两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为清水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已注入了大量的项目、资金,推进了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利用首批传统文化村落的310万元财政资金修建了垃圾焚烧炉,配备了3辆垃圾车,集中收集垃圾、集中焚烧,彻底改变了过去垃圾遍地的脏乱现象;利用传统文化村落和美丽乡村的400万元财政资金,恢复重建了1200米的老街古驿道石板路,在提升村民通行条件的同时,实施了亮化和管网建设,分流雨水污水,使古镇风貌得以彰显;利用国土部1280万元的泥石流治理项目,使6条河道不再泥石流泛滥,提升了生态环境;利用文化部、财政部等的“国保省保集中连片整村推进”项目1500万元资金,恢复重建20多条大小巷道为石板路、鹅卵石路,三管三线入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省文化厅已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用于6栋明代建筑和东岳庙的翻修、保护,国家旅游局和省旅发委也已分别投入300万元、200万元,用于村内旅游厕所、文化长廊、戏台、南北阁楼(城楼)等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项目资金的投入,清水村的基础实施得到了改善,古村落风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也极大鼓舞了村民参与古镇建设的信心和热情,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涛源镇以水电移民与丰富物产相结合的模式。
涛源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主要是借助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中,鲁地拉电站、龙开口电站两个大型水电站建设的机遇,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充分利用良好的光热条件和生物资源优势,以全新的视角建设移民新镇。目前,涛源镇正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院合作,对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库区沿线进行总体规划设计,高起点建设“和谐移民镇”。其主要内容为:充分依托独特的光热条件、丰富的土地、生物资源、宜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大力发展热区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上,融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养生观念,拓展养生、养老、度假、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功能,通过5年时间,将涛源移民镇打造成为云南知名特色小镇、北方霾区冬季旅居养老目的地、外来投资者的创业乐园、热区生态农业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滇西北城乡一体化典范镇”、“中国农村养老示范镇、“中国农村现代经济发展新模式示范镇。目前移民新镇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热区经济逐渐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展示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逐步推进,涛源镇必将成为金沙江边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新亮点。
5、片角镇以独特气候与区位优势相结合的模式。
片角镇是永胜县的南大门,紧邻大理州宾川县,光热条件、生物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热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即将搬迁在宾川县重建的大理机场距离片角镇仅5公里,距永胜县城也不远。宾永高速公路纵贯片角坝子,这些都是片角镇发展的重要优势。目前,片角镇立足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和生态产业基础条件,提出了“一江一带一泉四园”的发展构想,着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鲁地拉电站库区观光、水上娱乐、特色饮食、温泉开发,以观光农业为主,打造片角特色的旅游新高地。“一江”:在片角镇境内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库区以三家村、橄榄坪、紫港坪为重点,建设观光休闲型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区和特色餐饮一条街;“一带”:全面推进下六村至片角绿色经济走廊,以库区和祥宁线二级公路两侧30米以高速公路服务区沿线,打造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休闲观光带;“一泉”:利用热河、卜甲村的丰富地热温泉,配合远近闻名的热河野山药、黑山羊等特色饮食,打造温泉野山药农家乐名片。“四园”:以金沙江库区休闲旅游为主的下六库区水上休闲园、以热河温泉为特色的热河温泉度假庄园,以热区农业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卜甲永兴庄休闲农业观光园、以光伏电站为主要内容的四角山光伏农业观光旅游园。与此同时,随着大理机场在宾川兴建,片角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镇里正规划建设以片角街为重点,集商贸、物流、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新区。为了加大片角镇以生物产业为主的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的宣传推介,2017年8月,县农业局和片角镇共同举办了首届软籽石榴节,初步起到了打品牌、做宣传、吸引游客和招商引资的作用。
6、六德乡以民族文化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模式。
六德乡的他留人及其独特的他留文化,是永胜打造了20多年的民族文化名片,为永胜丰富多元的文化形象的塑造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留人独特的“过七关”婚恋形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他留古墓葬遗址及其碑林、他留火草麻布服饰、他留粑粑节、他留乌骨鸡、他留梨等民族特色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他留山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使得六德他留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吸引着四方游客探幽访古。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从六德乡政府通往他留山的公路已经修通,他留民俗博物馆的建成、2006年古墓群和古城堡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他留乌骨鸡荣获国家级地方优良品种称号,他留乌骨鸡打进永胜、丽江、昆明餐饮市场,他留火草麻布纺织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他留人民歌队走进中央电视台,录播了《民歌中国·他留风情》节目;2011年,他留土专家被邀请到清华大学讲学;2014年,他留文化民俗博物馆建成开馆,由云南省文化厅倾力打造的大型歌舞剧《他留人》公演大获成功,微电影《他留人》也获得国内大奖,《他留恋歌》《铎系文字》等碟片也好评如潮,他留山一年一度的粑粑节、梨花节如期举办,使得他留山不断扩大知名度,成为了永胜乡村旅游产业中重要的一环。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永胜县的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都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各种条件和环境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政策配套不稳定,资金投入不足。从2007年开始,永胜县就开始实施省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135个,其中2013年以来组织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49个村,总共投入项目资金2854万余元,主要用于村内户外公共道路硬化、公共亮化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村民文体活动场地建设等项目补助。但是,项目实施数量少、资金量少,不能对“美丽乡村”建设做到强有力的项目、资金支持。而在乡村旅游方面,专项的经费投入更是少之又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项目资金上、政策扶持上,还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甚至处于盲区状态。事实上,已经实施的项目效果是很好的,比如三川镇翠湖河滨观景道路、程海镇毛家湾村容村貌美化、清水村道硬化等工程,虽然投资不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地方的环境条件,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规划实施不同步,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旅游对于许多旅游地区来说,已经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向。但是对于永胜这样的旅游欠发达地区来说,还处于构想阶段。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滞后,各乡镇根据资源特点发展乡村旅游的定位不明确。在永胜的很多乡村,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秉赋很好,但是没有明确发展思路和定位,基础设施落后,仅处于节假日接待零星游客的状态,吃住行条件比较差,各种粗放型的基础设施现状,无法承担成规模的游客接待。而在已经初步具备旅游开发的六德乡他留山、三川镇翠湖、程海镇毛家湾、期纳镇清水古镇、涛源镇库区沿线等地,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有资源有游客却留不住人,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3、挖掘保护不到位,文化资源闲置。永胜很多可以实施乡村旅游的村落,都是有着丰厚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地方,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人财物力的支持,缺乏有效的挖掘整理措施,缺乏必要的宣传引导,保护措施不到位,很多古建筑、古院落、古街道年久失修,毁损严重,有的正在消失。同时,很多最能体现永胜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传统习俗也面临失传的险境。能够遗存下来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也长期闲置,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不能在现实环境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三川镇翠湖状元楼、芮官村徐家大院、期纳镇清水村的一些古建筑,果园村何家大院等,都是最能体现永胜文化历史的精品遗址,因为缺乏足够的保护,前景堪忧。
4、资源开发失序,盲目抢占资源。目前,随着华丽高速等几条交通干线的建设先后列入国家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为永胜旅游产业开发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旅游发展进入临界状态。各种潜在的发展商机也随之显现。出于趋利目的,怀着各种目的抢占资源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比如程海湖沿岸、三川镇翠湖村、涛源镇库区沿线的村民私搭乱建,清水古镇内继续修建砖混结构的现代楼房、片角镇无序钻井开发温泉等,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规范化管理与控制,必将给生态环境保护和今后的科学有序开发留下隐患,甚至成为今后发展的障碍。
5、追求短期效益,出现欺客宰客。诚信经营是旅游产业发展最根本的生命线,在永胜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实现旅游产业起好步,走好路,必须从一开始就把有序开发和诚信经营抓实抓好。但是,在永胜旅游准备起步上路的临界点上,在草创初始阶段,也出现了一部分村民出于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出现了虚假产品,以次充好,欺客宰客的现象,比如程海湖边部分餐馆以饲养鱼冒充程海特产鱼、三川镇翠湖边部分农家乐收费虚高、荷花节期间土特产品价格翻倍等。这些现象产生在永胜乡村旅游萌芽起步阶段,如果不加以规范,在现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稍不小心就会对永胜乡村旅游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三、对策和建议
1、突出特色,准确定位。乡村旅游是永胜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来说,乡村旅游也是永胜旅游产业格局中的主导和主流,是永胜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产业特色。与国内目前已经成功打造的旅游品牌相比,永胜旅游从资源秉赋来看,一没有历史悠久的古城,二没有名震中外的古人,三没有举世闻名的名山,四没有世人皆知的名吃。但是,永胜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温暖宜人的气候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日渐闻名的边屯文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条件。因此,永胜发展旅游产业,要高起点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定位在乡村旅游上,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在各乡镇的角色定位上,根据其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形成各自的吸引力和卖点。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分布实施,最终形成全县乡村旅游的优势品牌和优势产业。
2、制定政策,倾斜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事关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产业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向,同时也可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永胜处于滇西北旅游环线上的重要位置,周边地区都是国内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发展好永胜乡村旅游,可以使这些旅游目的连成一线,铺成一片。因此,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有意识地选择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乡镇,给予倾斜性的扶持与帮助,借助以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旨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统筹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培植,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
3、完善规划,注重实效。三川、程海、期纳、涛源、片角、六德等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都有了各自的构想和思路。但是还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详细规划,各自的特色优势不够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各乡镇面临的问题都大致相似,那就是有规划、有构想,但具体的落实还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发展不快,成效不明显。因此,县乡党委、政府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分类指导,在统筹兼顾,完善规划,做到全县一盘棋的基础上,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和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有序推进,切忌千篇一律,一哄而起,搞低层次重复建设的做法。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和局部做起,在实干中求发展,在奋斗中求突破,稳扎稳打促进乡村旅游的开花结果。
4、坚守标准,科学运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运营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永胜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高起点,坚持严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制定标准,规范化经营。从永胜的现实情况看,程海螺旋藻已经制定了标准,并且已经成为全国行业性的标准,三川火腿也已经制定了标准。因此,在条件具备的乡镇和行业,针对已经具备市场化经营的品牌,比如永胜珐琅银器、软籽石榴、三川辣参、片角热河山药鸡、六德他留乌骨鸡等,也应该及时制定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一方面促进地方品牌规模化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对假冒伪劣给予有效的抵制,保护和发展名优特品牌。
5、扶持企业,组建协会。三川、程海、期纳、涛源、片角、六德等乡镇,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这些乡镇是全县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走千家万户散兵游勇一涌而上的路子,而是要按照科学规划,突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扶持一批立足本地、植根本乡本土的企业,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与此同时,还要及时成立各个旅游品牌的行业协会,对旅游品牌在资源开发、市场培养、产品质量保障、价格把控等环节进行行业性的协调管理,保障行业、品牌、产品、价格、质量等始终处于良性有序的发展状态。
6、积极鼓励,传承文化。文化传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根本。永胜作为一个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生态多元的地方,以汉文化为核心,各少数民族文化共生的文化特征,使得永胜地方文化体现出了不可忽视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始终牢牢抓住永胜鲜明的文化个性不放,尽最大可能地鼓励和支持全县的文艺家、乡村知识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各类人才参与到全县文化传承中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慧的支持,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
7、举办节庆,推动发展。近年来,节庆活动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很多节庆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对传统习俗的回顾与体验,更多地被赋予了对经济价值的体现和区域形象的塑造。目前,永胜比较有影响的节庆活动主要有六德乡的他留粑粑节、他留山梨花节、三川镇的荷花节、片角乡的软籽石榴节等,这些节庆活动,有的已经坚持了十几年,有的刚刚开始举办,但是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要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好永胜丰富的物产、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支柱产业和优秀传统文化,有选择性扶持培育一些宣传效应好,影响带动力强的节庆活动,如可以在程海举办边屯文化艺术节或螺旋藻文化节。通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多方参与的形式,适时举办更多的既能展示永胜形象又能体现经济效益的节庆活动,促进以产业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全面发展。
8、繁荣文化,扩大宣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软实力。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旅游发展,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与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相伴相随的。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支撑。永胜作为一个文化大县,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同时在现实条件下,也有着一大批植根永胜心系永胜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是永胜发展文化旅游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人才的作用,通过举办文艺采风、笔会、新闻采访、主题摄影、民歌大赛、书画展览等形式,组织县内外文艺家和媒体记者深入各乡镇开展活动,为宣传永胜,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文化支持。